纺织巨头61亿砸向新疆挖煤?桐昆的“煤”想新招
谁能想到,一家靠涤纶起家的纺织巨头,突然把挖掘机开进了新疆的戈壁滩?
5月的鄯善县七克台矿区,一场矿业权拍卖会火药味十足。
460轮竞价后,桐昆股份以38亿元的天价拿下长草东露天煤矿的开采权。
更令人咋舌的是,仅仅30天后,项目就正式开工,总投资61.44亿元——这速度,简直像按了快进键。
“不务正业”还是“深谋远虑”?
桐昆股份,国内涤纶行业的龙头老大,突然砸重金挖煤,乍一看像是“跨界玩票”。
但细究之下,这步棋背后藏着一条清晰的逻辑链:用煤代替石油,生产化纤原料。
“国际油价像过山车,但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稳定。”一位化工行业分析师直言,“煤制乙二醇技术这几年突飞猛进,成本已经能和石油路线掰手腕。”桐昆的算盘打得精——露天煤矿开采成本低,再加上新疆煤炭资源丰富,运输条件便利,简直是“天选之地”。
“新疆挖煤,浙江纺丝”的新模式
长草东煤矿的煤,不会千里迢迢运到东部,而是就地转化。
按照规划,这些煤炭将在新疆本地加工成乙二醇,再输往桐昆在浙江的化纤工厂。
这种“新疆产煤、浙江纺丝”的模式,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,还让企业摆脱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。
“这相当于把化纤产业链的上游牢牢攥在自己手里。”一位业内人士感叹,“别人还在为原料涨价发愁,桐昆已经‘自给自足’了。”
“囤矿潮”下的企业生存法则
桐昆并非孤例。
近年来,制造业企业纷纷向上游延伸:雅化集团远赴非洲买锂矿,中核钛白联手磷化企业……“大家都在抢资源,谁有矿,谁就有话语权。”一位投资经理坦言。
但桐昆的玩法更高级——从炼化到PTA,再到煤矿,它一步步“逆流而上”,几乎打通了整条产业链。
这种布局,不仅让同行眼红,更让市场看到了中国制造从“大”到“强”的转变。
政策绿灯与长远博弈
新疆发改委早已将该项目列入“十四五”重点名单,政策支持不言而喻。
不过,也有人质疑:30年后煤矿枯竭,这笔投资能否回本?
“短期看是赌,长期看是棋。”一位能源专家分析,“桐昆赌的是煤化工技术的持续突破,以及未来十年原料自主可控的红利。”
结语
当纺织巨头挥舞铁锹挖煤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跨界,更是一场关于产业链安全的深度布局。
在原材料卡脖子的时代,桐昆的“煤”想,或许正是中国制造突围的一个缩影。
你怎么看这场“纺织佬挖煤”的大戏?欢迎评论区聊聊!
配资股票配资平台一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